篆刻是一门传承千年的文件积淀,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是无可估量的。在现代艺坛中,来楚生先生是一位书画篆刻都有精深造诣的著名艺术家。他在艺术园地里辛勤耕耘一生,不仅为我们留下众多艺术珍品,同时也以他所走的艺术道路,为我们揭示了艺术发展规律和学习门径。所以研究整理来先生的艺术成就是一项长期有益的工作。
七年前笔者主编《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·来楚生》卷时,就感到先生的早期作品甚少,寻访颇难。在来楚生先生诞辰110周年前夕,笔者竟有幸访得海外回流的来先生1943年所作的隶书四言联,端重遒美,清劲质朴,极有研究价值。此书距今已七十年,可谓“着意寻不见,有时还自来”岂不是有否?
此隶书联用笔清劲,浑然天成,极富节奏感,结字开中有合,行笔古朴凝炼,笔画粗细相间,皆使此联苍劲郁勃之气跃然纸面。此联取法《石门颂》、《史晨碑》,两碑相距近二十年,且风格迥然不同,来先生却能融天机于自得,会群妙于一心,以笔力充沛,气格高古的“来家式”书成此联,可见,食古而化,不落窠臼,是来先生的书学方式。
此书下联“钩河摘雒”,句出《史晨碑》,《史晨碑》有前后两碑,分别刻于东汉建宁二年(169),东汉建宁元年(168),碑字结体方整,端庄典雅。清方朔评曰“书法则肃括宏深,沉谷遒厚,结构与意度皆备,询为庙堂之品,八分正宗也。”此下联“擿”通“摘”,“河”指黄河,“雒”指洛水,意在阐明天地间大法。孔子曰:“巍巍乎,唯天为大”是也。此联之意深远宽广,书则宕逸浑脱,句佳书佳,可不宝乎!
- 回复
- 1楼
- 发表于 2013-11-25